台北市房价居高不下,市民居住负担沉重,因此住宅政策向来是众所瞩目的焦点;先前,产、官、学界都曾建议北市应加速都更,以扩大房屋供给的手段来抑制房价,但结果似乎完全相反。住展杂志企研室经理何世昌表示,事实上都更案的开价普遍较高、甚至常创该行政区或路段新高价,连带激励周边个案拉高价格,把房价再往上推。
在线新都更案 频频创新高价
据住展杂志统计,光是今年以来、或在线正在销售中的都更案,就有13个创下新高价,其中创行政区新高的有2个,分别是大同区“兴洋兴天地”均价128万新台币/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,为大同区新天价、万新台币华区“全坤威峰”均价95万新台币/坪,是万新台币华区史上最高价;另创同路段新高价的则有11个。
在今年新公开、并创新高价的都更建案,分别是信义区“和旸信邑”,均价110万新台币/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创永吉路巷弄新高价;中山区“德运京鼎”均价140万新台币/坪),创南京东路二段新高、同区“德运官鼎”均价130万新台币/坪,则创民生东路二段新高、“富富话合”均价140万新台币/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,创中山北路二段巷内新高。
另士林区“华固天铸”以220万新台币/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创天母东路新高;大同区“中山文华”均价115万新台币/坪,创承德路二段新天价;大安区“友座臻玺”均价135万新台币/坪,为和平东路三段巷内新高价;南港“双美馆”则是兴中路一带最高价。
五大因素影响 都更易创高价
住展杂志企研室经理何世昌分析,从过去经验来看,都更案创高价的原因大略有五点:第一是建材相对好,因为业者为了说服原住户参与都更,通常会较愿意提高建材质量;再者,用较好的建材也能增加建案附加价值,也就是提高售价。
第二是都更权利变换成本高且整合时间长,业者花的时间与人力成本高,一个都更案普遍要磨个四、五年以上才能整合成功,业者花费那么多心力,当然不太会低价卖;再加上民众总以『一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换一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』为权利变换基准与业者谈,当业者分回比例越少,就会把增加的成本灌进售价中。
第三是都更案可售户少,但户别位置相对较好;一般都更案的户别分配情况,原住户多分到中、低楼层,业者反而保留较多高楼层户别,中、低层比重相对少,所以单价容易拉高。四是基地条件相对好,因为都更基地通常较方整,小区规划相对完善。第五则是少数路段历年推案少,所以都更案一推出就创新高价。
而今年底至明年初,预计公开的新都更案创新高的机率仍高,如内湖路二段某都更案,外传开价可能逼近百万新台币;另师大附近某都更案,外传开价更高达250万新台币/坪(1坪为大陆的3.3平米),显示都更案创新高价已是市场上的常态。
容奖上限在即 价格更难压抑
虽然加速都更、扩大拱给抑制房价的理论本身并没有错,但要达到该理论的目标,必须在市场上释出很大的量才有办法;可在实务上,都更整合牛步,每年新公开的都更案有限、可售户数也不多,根本达不到扩大供给的目标,更遑论抑制房价。
何世昌进一步表示,即便北市全力拚都更,现市长候选人连、柯两阵营都提出都更政策,但明年奖励容积上限实施后,都更案的成本又将增加,除非建商宁作赔本生意,否则售价更难压低。这么一来,都更到底是助涨房价?还是抑制房价呢?这问题确实值得省思,也将是新市长的难题。
相关主题TAG标签:
台北房地产